在清代元福辑撰写的中医著作《经验方》中,栗子被认为是治疗肾虚腰脚无力的高手。将栗子放入袋中悬挂晾干,每天吃上十来个,如果有条件的话再配上猪肾粥一起吃,常年坚持能起到强健肾脏的功效。清代美容养生大王慈禧太后,也对钦点栗子,对栗子钟爱有加。在慈禧太后的御膳食谱中,栗子糕是一款常见甜品,也是补肾强腰的上品。主要做法就是将栗子磨成面粉,然后加冰糖上锅蒸,不仅味美还能强健身体,不得不说慈禧太后真的太会保养了。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宫绣曾对栗子做如下描述:“栗,肾之果也,味咸性温,体重而实,故能人肾补气。凡入肾亏损而见腰脚软弱,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,服此无不效。”也是大力肯定了栗子的妙处。
河南开口栗板栗替代主食的优势:1.板栗中的淀粉在升高餐后血糖的速度方面要比白米白面慢,所以即使是糖尿病人在不单独加糖的情况下,蒸米饭、煮粥的时候加几颗鲜板栗也是不错的选择。2.和馒头、米饭比起来,河南开口栗板栗的维生素B1、B2,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,鲜板栗的钾的含量也很突出。板栗虽好,不要贪嘴;替代主食,原味更美!
在中国人看来,板栗是千果之王,是三大木本粮食之一。在外国,板栗被看作是健脾补肾的“人参果”。板栗,真的是好,好在它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上。首先板栗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,含有丰富的钙、钾、锌、铁等元素,即使是孕妇在适量的情况下,食用板栗是有助于强身健体,消除疲劳。其次板栗的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,已经高出苹果的好几倍,对人的牙齿、骨骼、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有维持的作用,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、全身乏力、腰腿酸痛等症状。第三,板栗抗饿,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其他的坚果、干果要高得多,能有效地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量,帮助脂肪的代谢,起到耐饿减肥的作用。
《科技日报》介绍,生吃板栗,且缓慢咀嚼、徐徐咽下时,其补肾效果最佳。这是因为板栗中酶和维生素C等含量最高,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,更利于人体吸收,对体虚乏力或肾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。不仅如此,据《健康时报》报道,生吃板栗还可以治疗外伤后引起的骨折、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;生吃板栗还有止血的功效,若将生板栗去壳捣泥,涂于患处可以治跌打损伤、淤血肿痛等;板栗生吃还可以抗衰老,对体虚型口腔溃疡、痔疮出血等也有效果。此外,《健康时报》还提醒道,患血症者,如吐血、便血等,宜生吃板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