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栗素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称,是山毛榉目、壳斗棵栗属。我们大华夏是栗子的故乡,在我国板栗树是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,祖先食栗约有4000年的历史,陕西半坡遗址中就有栗子的身影。古人对板栗的分类也相当细致。将最小的定为茅栗,最大的则称之为为板栗。而外形圆圆如子弹,皮厚味道像胡桃的品种,则被称为石栗。常见的种植型以兖州、宣州两地所栽培的品种为最好。
据《中国医药报》报道,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,缓解脾虚。将板栗仁蒸熟、磨粉,制成糕饼,可适用于饮食少、身体瘦弱的儿童,以增加食欲,调理肠胃;用板栗和粳米熬粥,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,又是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、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。板栗补肾效果虽好,但生吃难于消化,熟吃易滞气。据齐鲁网报道,板栗一次不宜多吃,最好在两餐之间当零食吃,或是做在饭菜里吃,以免摄入大量热量,不利于保持体重。
板栗炖羊肉:取羊肉100克,切小块,板栗15粒去壳,一同下锅,放入少量植物油(最好是芝麻油,因其有补肾之效)和黄酒微炒,再加水炖煮至肉熟,适量加盐、姜葱等调味品。本汤可佐餐食用,或早饭前喝汤食肉,1周吃3次,连吃2周,相关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。但若患有急性炎症、外感发热、疮疡、热结便秘等,则应忌食。 本品尤其适合年老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,腰膝酸软无力者服食。
列举几种以太原生板栗为主的食疗方法,您不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食用:肾虚、腰酸脚弱:可每日早晚各吃风干(阴干)生栗子5个,细嚼成浆咽下。也可以用鲜栗子30克,置火堆中煨熟吃,每日早晚各1次。气虚咳喘:用鲜栗子60克,瘦猪肉适量,生姜数片,共炖食,每日1次。脾胃虚寒性腹泻:可用太原生板栗栗子30克、大枣10个、茯苓12克、大米60克,共煮粥,加红糖食之。口角炎:栗子富含维生素,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、舌炎、唇炎、阴囊炎的人,可用栗子炒熟食用,每次5枚,每日2次。此外,板栗50克,粳米100克,二者煮粥,老少皆宜,经常食用,具有健脾胃、补肾气、强筋骨的作用。
因各地的气候、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,生境各异,致使树形高矮、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、果的成熟期、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,兼之,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,在种植过程中,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。按产区一般把板栗分为北方板栗和南方板栗两种类型,北方板栗大多作炒食用,南方板栗则做菜用。 北方栗: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。包括河北,北京,河南北部,山东,陕西,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。其特点是果形小,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;肉质糯性,含糖量高达20%左右;果肉含淀粉量低,蛋白质含量高;果皮色泽较深,有光泽;香味浓,涩皮易剥离,适于炒食,称糖炒栗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