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虚弱者慎吃板栗:的板栗营养价值很高,多吃对身体好,不过板栗对人体肠胃功能要求高,这主要是因为生板栗不好消化,而熟板栗又容易导致滞气,所以有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腹胀的人群不太适合吃板栗,如果要吃的话也不适合多吃,吃的时候一定要细细嚼碎。想减肥的人慎吃板栗:因为板栗热量很高,板栗被称为“吃六个板栗等于一碗饭”。糖尿病人慎吃板栗:板栗是坚果类的食品,而板栗蕴含的油脂虽然没有核桃、榛子、杏仁多,不过板栗里面有大量的淀粉。一岁以下的宝宝慎吃板栗:板栗的营养价值犹如优质蛋白,宝宝吃了可以补充营养元素,补充钙质,有助于宝宝的骨骼健康成长。
栗子花生鸡脚汤:材料:栗子100克,花生50克,红枣6只,鸡脚12只,蜜枣3只,盐5克。制作:栗子去硬壳,沸水略烫,去红色软皮,洗净。花生洗净,浸泡。红枣去核,浸泡。蜜枣洗净。鸡脚用沸水略烫,去黄色表皮及指甲硬壳,洗净,飞水。将清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,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,武火煲滚后,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,加盐调味。 功效:益气养血、除湿通络。
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。考古专家初步认定,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,锅里还有北京鲜板栗加工板栗等残留物。如此看来,板栗早在汉代,就已经是人们饭桌上的美食了。宋代陶骨在《清异录》中就有记载:公元前400年,晋国与其敌对国发生战争。晋王统率大兵亲征。三军行至峡谷,被敌兵围困。兵马粮草全部都断了,人饥马乏,无力突围。已接近全军覆没。忽然,一个山野樵夫,面见晋王。说:“美食即在眼前,唾手可得,何忍饥待毙?”晋王如梦方醒,大喜过望。下令官兵摘取北京鲜板栗加工充饥。美食一饱,士兵抖擞精神,拼死冲杀,挫败敌军,反败为胜。凯旋还朝后,晋王不忘栗子之功,封其为“得胜果”。又因为掠栗而食是在河北,故名“河东饭”。
板栗虽属坚果,但又称坚果中的“鲜果”,因营养丰富,水分高,所以生命活动力强烈,保管起来有四怕:怕冻、怕热、怕干和怕水。如保管不当极易引起失水、发芽和腐烂变质。目前板栗贮存方法常见的有两种:(1)沙藏法:板栗产区常用的暂时保存方法,简单易行。板栗采摘临时集中后,立即用湿砂(栗、砂比例为1∶2),搅拌后存放在席棚内,埋起来,俗称“假埋”(沙藏)。砂藏时应注意:搅拌用砂的湿度一般应以手握成团,松手散开为宜。(2)冷藏法:是我国出口重要贮藏方法,一般冷藏条件要求为,库温保持0~5℃,尽量少波动,相对湿度应在80%以上,库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不得高于3%。板栗码垛,应严格批次管理,码好通风垛,垛间距应保持1m以上,以利扦样和保持空气流通。
说到功效,就不得不提板栗的健脾养胃、补肾气的作用。不仅对老人有延年益寿的好处,而且对年轻人来说有抗衰老的作用。神医曾经就这样评价“板栗,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”。在孙思邈所著的《千金方·食治》就有专门介绍板栗补肾气的作用,他说人到中年以后,就会因为阳气不足,而出现腰膝酸软、四肢疼痛、牙齿松动等现象,可以利用每天食用生板栗,来达到补肾气的作用。对于板栗治疗腰酸背痛,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。相传北宋的大文豪苏澈在晚年的时候经常被腰腿疼痛给困扰,久治不愈。后来一位山中老翁告诉了他一个秘方,说是可以治疗他的腰腿疼。秘方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,只需要每天十粒新鲜的板栗,捣碎煎汤饮,连服半月,即可药到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