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批发冰栗的营养丰富,含有糖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淀粉、脂肪、维生素A/C/E、胡萝卜素、纤维素以及矿物质钙、铁、镁、磷、铜、钾、硒等。每100克栗子含热量185大卡,糖及淀粉70克,蛋白质5.3克,脂肪2克,碳水化合物42克,纤维素1.7克,维生素C25毫克,维生素E11.45毫克,维生素A5毫克。中医认为,栗有补肾健脾、强身健体、益胃平肝等功效,被称为“肾之果”。治疗口腔溃疡:板栗中含有核黄素和维生素B2,对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,并可促使皮肤、指甲、毛发的正常生长,减轻眼睛疲劳感。降血压:保定冰栗板栗中钾含量尤其突出,钾能消除精神不振,维持心跳规律正常,另外还可以中和饮食中的钠,防止摄盐过多,有利于稳定和降低血压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的栗子是非常有营养的坚果,女人多吃栗子对身体非常好,不过,也要注意栗子的禁忌。吃栗子的时候,不要同时吃羊肉,因为栗子和羊肉都是热性食物,两者同时吃的话,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。同时,的栗子还不可以和豆腐同吃,可能会生成草酸钙,影响机体对钙质的吸收。
栗,在古书中最早见于《诗经》一书,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。板栗原产我国,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,年产量居世界首位。我国板栗品质优良,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。炒食后其肉质细密,香甜适口,十分受欢迎。河北板栗资源丰富,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,迁西、遵化、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,产品质量优良享誉海内外,尤其在日本,被称为“天津甘栗”,久负盛名,深受日本人民喜爱。栗树形态特征:高达20米的乔木,胸径80厘米,冬芽长约5毫米,小枝灰褐色,托叶长圆形,长10-15毫米,被疏长毛及鳞腺。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,有疏有密,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,疏时则外壁可见,壳斗连刺径4.5-6.5厘米;坚果高1.5-3厘米,宽1.8-3.5厘米。花期4-6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吃补肾:早在唐代,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“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他在《千金方·食治》中补充介绍说:“生食之,甚治腰脚不遂。”栗子生吃有下气、补益作用,能调气,止吐血、鼻出血、便血,一切血证皆可用。中老年人若养成每日吃风干的生板栗的习惯,可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、腰酸腿疼的目的。建议中老年人每日早晚,各吃生板栗三四枚,把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嚼碎,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时,一点点咽下去,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。熟吃健脾:板栗味甜性温,可炒可煮,有和胃健脾的功效。将板栗仁蒸熟、磨粉,制成糕饼,适用于饮食少、身体瘦弱的儿童,以增加食欲,调理肠胃。用板栗和粳米熬粥,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,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、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。
因各地的气候、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,生境各异,致使树形高矮、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、果的成熟期、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,兼之,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,在种植过程中,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。按产区一般把板栗分为北方板栗和南方板栗两种类型,北方板栗大多作炒食用,南方板栗则做菜用。 北方栗: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。包括河北,北京,河南北部,山东,陕西,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。其特点是果形小,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;肉质糯性,含糖量高达20%左右;果肉含淀粉量低,蛋白质含量高;果皮色泽较深,有光泽;香味浓,涩皮易剥离,适于炒食,称糖炒栗子。
健脾养胃:《别录》:“主益气,厚肠胃,补肾气,令人忍饥。”板栗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,能够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,并能帮助脂肪代谢。防治心血管疾病:板栗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对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。治肾虚:《本草纲目》称其有“治肾虚,腰脚无力,以袋盛生栗悬干,每日吃十余颗,次吃猪肾粥助之,久必强健”。强筋健骨:板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能够维持牙齿、骨骼的正常功用,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腿酸软、筋骨疼痛的症状,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