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蛋白质:蛋白质是南昌板栗仁的重要营养成分,对栗子贮藏期间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,栗子中蛋白质的变化也反映了栗子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速度 。②脂肪:南昌板栗仁中脂肪含量不高,但与栗子的风味有很大关系。③碳水化合物:栗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,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,并能帮助脂肪代谢,具有益气健脾,厚补胃肠的作用,其中淀粉含量较高。④水分:水分含量占到47%~56%之间。⑤维生素:含有多种维生素,比如维生素C、B族维生素,胡萝卜素等。栗子贮存期的抗性和耐贮存性与维生素C等多种酶的活性有关;维生素B2(核黄素)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。⑥矿物质:栗子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,如钙、磷、铁等。
{相克}板栗+羊肉:会不易消化。板栗+鸭肉:会引起中毒。板栗+牛肉:栗子中的维生素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,削弱栗子的营养价值,而且不易消化。板栗+牛腩:引起呕吐。板栗+杏仁:一起吃会胃痛。板栗+羊肉:二者都不易消化,同炖共炒都不相宜,甚至可能同吃还会引起呕吐。板栗+牛排:呕吐。{宜搭}板栗+大米:可健脾补肾。板栗+薏米:可健脾健胃。板栗+无花果:可强腰健骨、消除疲劳。板栗+白菜:可健脑益肾。板栗+鸡肉:可补肾、补血、养身、健脾胃。板栗+大白菜:去除雀斑和黑眼圈。板栗+白菜:去除雀斑和黑眼圈。板栗+红枣:可补肾虚、治腰疼。
栗子燕麦炖排骨的做法,主要功效: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。推荐人群:一般人群,糖尿病人亦可适量食用。材料:栗子肉50g、燕麦50g、红豆25g、排骨150g、生姜适量(2人量)。烹调方法:栗子去壳去皮(栗子肉表面的绒毛皮可用开水泡发后去除),燕麦米、红豆洗净(可提前用清水泡发1小时),排骨洗净切块并氽水去掉血污,在炖盅加入800ml清水,将以上食物全部放入炖盅,武火炖开后改文火继续炖1小时,最后调味食用。
板栗的传说会始于神农架,那多半应该是因为神农架优渥的自然条件,能够培育出品质出众的野生板栗精品。在环境气候上,神农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先天条件,使得这里不禁气候凉爽怡人、环境优美,而且日照充足、雨量充沛、土质肥厚、水土涵养好,本身疏松并呈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,富含天然有机质,非常适合野生板栗的生长。神农架与板栗的天作之合也是被专家盖章的,清光绪十四年,著名植物学家奥古斯丁·亨利、威尔逊等,深入神农架地区对以板栗为主的多项植物进行了考察研究,特别肯定了神农架野生板栗的价值。20世纪60年代,张宇和教授等众多专家深入神农架,对这里的野生板栗进行专项研究。研究结果认为神农架一带的野生板栗为板栗的祖先,是中国板栗遗传多样性中心。
栗,在古书中最早见于《诗经》一书,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。板栗原产我国,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,年产量居世界首位。我国板栗品质优良,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。炒食后其肉质细密,香甜适口,十分受欢迎。河北板栗资源丰富,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,迁西、遵化、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,产品质量优良享誉海内外,尤其在日本,被称为“天津甘栗”,久负盛名,深受日本人民喜爱。栗树形态特征:高达20米的乔木,胸径80厘米,冬芽长约5毫米,小枝灰褐色,托叶长圆形,长10-15毫米,被疏长毛及鳞腺。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,有疏有密,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,疏时则外壁可见,壳斗连刺径4.5-6.5厘米;坚果高1.5-3厘米,宽1.8-3.5厘米。花期4-6月,果期8-10月。
栗子有着种种妙处,但用的时候还是要多加注意,“物极必反”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,栗子也概莫能外。清代王世雄在其著作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曾说:“凡食均需细嚼,连液吞咽则有益。若顿食至饱,凡壅气伤脾。”意思就是告诫大家,吃栗子有益,但也要细嚼慢咽并且不可贪多。如果一次吃太多,不仅不能补养身体还会反过来伤害脾胃。曾给予过栗子极大肯定的药神李时珍,也曾友情提醒大家:“风干之栗,胜于日曝。”也就是告诉我们,未经风干的生栗子极难消化,甚至会对脾胃造成伤害。栗子的食用方法和数量不当,也会导致壅气带膈、脾虚等症状。当然除了吃多会造成负面效果,栗子本身的形态也自带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