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板栗性温味甘,健脾养胃、补肾强筋、平肝补气、活血止血、健脑益智等功效。栗子作为干果,生吃熟吃均可。生吃栗子,相对而言补益肾气效果更佳,可防治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双腿不利、小便增多等症;而熟吃栗子,其健脾胃的作用更强,因此更适合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、体倦乏力、胃口较差者。其实,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角度来说,栗子也实属秋果中的佼佼者。栗子所含矿物质也很全面,有钙、磷、铁、钾、镁、锌、锰等。其中钾含量尤其突出,比人们常用来补钾的香蕉还高3倍多。还有,栗子中维生素C、维生素B1和B2、胡萝卜素的含量,较一般干果都高,因此有“千果之王”“秋果王”“人参果”等美称。
栗,在古书中最早见于《诗经》一书,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。板栗原产我国,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,年产量居世界首位。我国厦门美味板栗厂家板栗品质优良,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。炒食后其肉质细密,香甜适口,十分受欢迎。河北板栗资源丰富,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,迁西、遵化、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,产品质量优良享誉海内外,尤其在日本,被称为“天津甘栗”,久负盛名,深受日本人民喜爱。厦门板栗厂家栗树形态特征:高达20米的乔木,胸径80厘米,冬芽长约5毫米,小枝灰褐色,托叶长圆形,长10-15毫米,被疏长毛及鳞腺。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,有疏有密,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,疏时则外壁可见,壳斗连刺径4.5-6.5厘米;坚果高1.5-3厘米,宽1.8-3.5厘米。花期4-6月,果期8-10月。
①食用时间:最好在两餐之间把当成零食,或做在饭菜里吃,而不要饭后大量吃。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,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,不利于保持体重。②小心栗子表面的黑色焦糖:剥栗子时会发现,栗子皮黏黏的,吃完后手指也是黑糊糊的。这是因为炒栗子的糖大多附着在栗子皮上,锅里的圆砂和糖在高温下发生反应,形成黑色的焦糖,而焦糖中可能含有对健康有害的成分。③配合其他谷物食用:栗子虽然营养价值高,但热量也高,吃太多可能会出现腹胀的情况,每次吃 6-7 颗为宜。另外,栗子最好配合其他谷物食用,对老年人来说,可以将板栗和大米一起熬成粥,也可以将板栗蒸熟吃,既有营养,又有助于消化 。
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。考古专家初步认定,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,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。如此看来,板栗早在汉代,就已经是人们饭桌上的美食了。宋代陶骨在《清异录》中就有记载:公元前400年,晋国与其敌对国发生战争。晋王统率大兵亲征。三军行至峡谷,被敌兵围困。兵马粮草全部都断了,人饥马乏,无力突围。已接近全军覆没。忽然,一个山野樵夫,面见晋王。说:“美食即在眼前,唾手可得,何忍饥待毙?”晋王如梦方醒,大喜过望。下令官兵摘取充饥。美食一饱,士兵抖擞精神,拼死冲杀,挫败敌军,反败为胜。凯旋还朝后,晋王不忘栗子之功,封其为“得胜果”。又因为掠栗而食是在河北,故名“河东饭”。
栗子的维生素B1、B2含量丰富,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,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,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。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,更是苹果的十多倍,钾的含量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。吃之前先了解一下注意事项: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。但栗子生吃难消化,熟食又易滞气,所以,一次不宜多食。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,或做在饭菜里吃,而不是饭后大量吃,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,不利于保持体重,每日不要超过10颗。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。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,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,所以,变质的栗子不能吃。